虛擬製作市場增長迅速 初創藉影視展擴展商脈



去年全球虛擬製作市場規模達18.2億美元,預期至2030年將增加至67.9億美元,歐美、韓國和泰國也紛紛建立虛擬製作中心,足證市場需求甚殷。香港年輕創業者覷準行業趨勢,成立了一家虛擬製作工作室,並藉着香港國際影視展(FILMART),聯繫世界各地頂尖影視創作人和製作團隊,發掘新機遇、拓展新商機。

看準商機二次創業
郭至堯(Roy)自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碩士畢業後回港接手家族生意,並由製衣業轉為經營室內設計及建築,成功創辦「閣樓專家」(Loft Master),助置業者善用新盤迷你戶樓底高的優勢,把空間「一變二」,改善大眾生活空間。

協助家人轉型成功後,他看到虛擬製作的發展潛力和商機,抱着興奮及探索的心態再次創業,於2021年與劉令滔(Tony)聯合創辦VPlus Studio Corporation Limited,兩人分別擔任行政總裁和營運總監。郭至堯坦言:「虛擬製作顛覆了傳統電影拍攝,亦改變了全球的供與求,未來會出現一批掌握新技術、想像力豐富的電影工作人員。」


《過時.過節》嶄露頭角
虛擬製作固然能夠為賣座鉅片如《壯志凌雲:獨行俠》(Top Gun: Maverick)和《GT跑車浪漫旅》(Gran Turismo)等呈現觸目視覺效果,一些小品電影其實也可應用到此新技術,韓國釜山電影節「亞洲電影之窗」參展電影《過時.過節》便是其中之一。

VPlus矢志服務「有需要」和「有追求」的香港電影,劉令滔說:「我們很榮幸能夠運用實時虛擬電影拍攝技術協助《過時.過節》拍攝團隊呈現所需的電影畫面。」我們的技術團隊及劇組提前按照劇本內容,將所需要的道路畫面處理好並投射至LED屏幕作為拍攝背景,主角則安坐在片場的士內專心演戲,避免了不可控的風險,例如路面情況及天氣等問題。「對主角而言,LED屏幕取代綠幕,播放真實片段,讓他們更容易投入;對劇組而言,成本控制更容易,可以專心進行拍攝和創作工作。」

香港在虛擬製作大有可為



郭至堯指出,虛擬製作講求科技運用和發揮想象力,做到平衡便是優秀,而當中人的運用才是關鍵所在。他又指,香港雖然仍在起步階段,但只要能夠靈活運用科技,創意空間是無限的。

「香港一向具備世界中心的優勢,加上電影業功底深厚,匯聚全球頂尖創作人,帶來新的視野,相信在虛擬製作方面將會有一番作為。」

影視展助拓國際市場



VPlus成立兩年來逐步發展,過程中與「追求和世界同步、主動擁抱未來」的客戶合作,未來則希望開拓香港以外的市場,「任何需要我們的地方,都希望嘗試」。

郭至堯期望藉着由香港貿發局主辦的香港國際影視展,能夠進一步擴展業務。「我們於上屆活動認識了世界各地頂尖的影視創作人和製作人,並正磋商一些刺激有趣的合作項目,明年將再次參與FILMART,把新項目推介予全球業界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