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拟制作市场增长迅速 初创借影视展扩展商脉



去年全球虚拟制作市场规模达18.2亿美元,预期至2030年将增加至67.9亿美元,欧美、韩国和泰国也纷纷建立虚拟制作中心,足证市场需求甚殷。香港年轻创业者觑准行业趋势,成立了一家虚拟制作工作室,并借着香港国际影视展(FILMART),联系世界各地顶尖影视创作人和制作团队,发掘新机遇、拓展新商机。

看准商机二次创业
郭至尧(Roy)自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毕业后回港接手家族生意,并由制衣业转为经营室内设计及建筑,成功创办「阁楼专家」(Loft Master),助置业者善用新盘迷你户楼底高的优势,把空间「一变二」,改善大众生活空间。

协助家人转型成功后,他看到虚拟制作的发展潜力和商机,抱着兴奋及探索的心态再次创业,于2021年与刘令滔(Tony)联合创办VPlus Studio Corporation Limited,两人分别担任行政总裁和营运总监。郭至尧坦言:「虚拟制作颠覆了传统电影拍摄,亦改变了全球的供与求,未来会出现一批掌握新技术、想像力丰富的电影工作人员。」

他谦称并非有水晶球能够预测趋势,但相信新科技能够激发行业更多新创意及动力。 「以我们年纪来说,保持乐观、勇往直前才更加实际。当然也会患得患失,但正正是这样才推动我们一步步踏实地向目标进发。」

《过时.过节》崭露头角
虚拟制作固然能够为卖座巨片如《壮志凌云:独行侠》(Top Gun: Maverick)和《GT跑车浪漫旅》(Gran Turismo)等呈现触目视觉效果,一些小品电影其实也可应用到此新技术,韩国釜山电影节「亚洲电影之窗」参展电影《过时.过节》便是其中之一。

VPlus矢志服务「有需要」和「有追求」的香港电影,刘令滔说:「我们很荣幸能够运用实时虚拟电影拍摄技术协助《过时.过节》拍摄团队呈现所需的电影画面。」我们的技术团队及剧组提前按照剧本内容,将所需要的道路画面处理好并投射至LED屏幕作为拍摄背景,主角则安坐在片场的士内专心演戏,避免了不可控的风险,例如路面情况及天气等问题。 「对主角而言,LED屏幕取代绿幕,播放真实片段,让他们更容易投入;对剧组而言,成本控制更容易,可以专心进行拍摄和创作工作。」

香港在虚拟制作大有可为



郭至尧指出,虚拟制作讲求科技运用和发挥想象力,做到平衡便是优秀,而当中人的运用才是关键所在。他又指,香港虽然仍在起步阶段,但只要能够灵活运用科技,创意空间是无限的。

「香港一向具备世界中心的优势,加上电影业功底深厚,汇聚全球顶尖创作人,带来新的视野,相信在虚拟制作方面将会有一番作为。」

影视展助拓国际市场



VPlus成立两年来逐步发展,过程中与「追求和世界同步、主动拥抱未来」的客户合作,未来则希望开拓香港以外的市场,「任何需要我们的地方,都希望尝试」。

郭至尧期望借着由香港贸发局主办的香港国际影视展,能够进一步扩展业务。 「我们于上届活动认识了世界各地顶尖的影视创作人和制作人,并正磋商一些刺激有趣的合作项目,明年将再次参与FILMART,把新项目推介予全球业界。」